捷达汽车降价_捷达汽车降价了吗

       您好,很高兴能为您介绍一下捷达汽车降价的相关问题。我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您带来一些启示和帮助。

1.为什么说大众同时入股国轩高科与江淮汽车是一个互相解套的游戏?

2.捷达VA3:换标的“捷达”不如桑塔纳?

3.汽车折价是怎么算的?

4.2017年12月最值得买的十款车

5.10万以内什么车最好呢?

捷达汽车降价_捷达汽车降价了吗

为什么说大众同时入股国轩高科与江淮汽车是一个互相解套的游戏?

       从上上周开始,江淮汽车与国轩高科,两只A股股票上演连续的强势涨停板,在此之前,不排除有消息流出的可能,但嗅觉敏锐的人已经提前嗅到了机会,此刻汽车圈内友人之间的问候,不再是“您好”,而是变成“您上车了吗”?

       疫情拖累实体经济进一步下滑,国轩与江淮股票的相继爆发,对于小散户来说,是一个难得的解套机会,然而对于全球车坛销量和营收老大的大众汽车集团而言,又何尝不是一次意义深远的自我解套和救赎?

       大众光环背后的焦虑

       曾经大众汽车在华高歌猛进,中国市场所提供的销量和利润占比竟然达到了大众汽车集团全球的1/3,在中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满的背后,大众又何尝不是使自己越陷越深?

       在疫情引发加剧全球动荡并引发更长的危机的时候,中国市场几乎成为了跨国大车企集团不得不依赖的“避风港”。

       相比丰田在全球市场更加均衡的布局,大众对中国市场的依赖更加畸形,但是面对日益加深的全球化风险,加持中国市场几乎又成为大众唯一的选择,而以现在大众在中国市场的产能布局和一系列本土化体系来看,属于完全的重资产投入,当然在过去风顺水的时候这就是大众汽车稳定的现金牛,而在市场稍有风吹草动的情况下,对于大众而言,则会被套得很深。

       而现如今的市场形势来看,大众在中国燃油车市场市占率在达到巅峰之后,形势已经日益严峻。

       日系后来居上

       从产能利用率来看,以南北大众为主,燃油车的销量近年来已经处于下滑周期,短期来看,SUV车海战术,弥补了其在轿车市场的下滑,但是实际上看来,大众正在被年轻消费者所抛弃,与年轻就去SUV的80后明显不同的是,90s中首次购车用户更多青睐于操控性能更佳的运动型轿车,而大众中规中矩的街车形象,在他们看来不够个性与潮范儿。

       另外客观上也要承认,大众的燃油车依然是熟悉的配方和味道,在过去十年间进步几乎乏善可陈,而反观日系两田,不仅弥补了过去的短板,而且让长板变得更长,恰好撞上这一波产品爆发期,因而大众的颓势是难以避免的。

       从争夺年轻消费者上面,大众已经输给了两田。

       笃定江淮大众

       另一方面,随着豪华品牌的加速下探,以大众为代表的主流合资品牌中遭受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以前购买大众的主要用户现在大多升级已转向BBA;除去日系分走一步粉蛋糕之外,另一方面年轻人的首购门槛也在快速提高,现如今相当多年轻人的第一部车就是豪华品牌起步,尤其是“帕萨特A柱断裂门事件”上汽大众公关反应迟滞的现象值得检讨,质量危机的爆发,则加速了大众在传统燃油车市场的溃败。很显然,面对越来越理性的市场和消费者,大众不能以过去的经验和思想来套路今天的中国年轻人,尤其是上汽大众,在失去帕特这根顶梁柱之后,正变得岌岌可危。以4月份的销量数据来看,上汽大众终端库存增加了5万多台,其背后是整个上汽集团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业绩压力。

       就在南北大众的竞争中,上汽大众在丢失销冠之后,颓势难掩,已经被一汽-大众拉开一个身位,对于中国市场的变化,大众有清醒的认知,面对现如今南北大众两家合资公司的盘根错节,在股权的争夺上,难有大的进展的情况下,大众很快将视线移至在中国的第三家合资公司——江淮大众。

       大众被迫寻求解套方案

       相比研发与制造,社会学是一门更为复杂的学科,更是大企业掌门人的必修课。全球化对于跨国企业来说,是一个做大生意的绝佳机会,然而一个不得不接受的现实是,无论中外,阶层的固化都在不断加深,这对于大众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时下的中国车市的消费者也出现了明显的分层,追求经济实用的用户明显偏爱日系,而年轻一代消费者的心态越来越开放,相比传说中的“下水道油纸包”,以及大众过去一直所宣扬的激光焊接、空腔注腊等技术,距离他们都太过遥远。然而,以日本动漫为代表的日本文化,对于现在的新生代年轻人而言,才是最为熟悉和喜爱的。

       尤其是一汽大众捷达开启廉价车战略以来,让德系品质由以往的高高在上到不断走下神坛,也使得上汽大众斯柯达不得不跟进,宣布官方降价。但同样就是降价,日系与德系可能就是截然相反的效果,日系可能降价,会口碑越来越好。而德系降价会被质疑减配,越来越被人嫌弃,正是源于消费者购买的心态不同,很明显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然而阶层固化的另一端,则是上层中产和精英阶层的地位不断稳固,能够不断对外释放稳定的购买力。大众近20年来虽不断尝试高端化的突破,但是辉昂停产之后,这一代的途锐销量也同样大不如前,上汽大众辉昂功败垂成之后,途昂被迫打骨折,再推威然,无论是途昂还是探岳,都靠推出“X车型”来博取市场的眼球,另一方面一汽-大众此前推出的SMV概念车,在明眼人看来,这都暴露出了大众品牌在高端化方面已经陷入黔驴技穷的尴尬。

       相比之下,作为大众老对手,丰田在全新TNGA架构和双擎混动的加持下,在传承经典口碑与品质的基础上,并以新的画风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在30到100万元价格区间内,丰田在换购和增购人群中,遥遥领先,由此也暴露出大众过去重视销量数据,轻视经营质量的短板。

       电动化战略开启“All in”模式

       “排放门事件”敲醒了大众,日系不仅在传统燃油车节能减排方面占尽优势,而且在混动技术方面也同样独步天下,在经济成本和稳定性方面做到了极致,大众发布了雄心勃勃的"Roadmap E"战略,加速赶超并直接跳过混动发展阶段是大众在电动化战略方面被迫的选择。然而,从目前来看,“All in”模式虽然已经开启很久了,但实际上仍然进展缓慢,雷声大雨点小,至少从迪斯续约被拒一事来看,向来多方博弈的大众汽车董事会,对其业绩不满的态度是一致的。

       要想摆脱“被套死”的命运,大众汽车将不得不寻求主动变革,在“新四化”的大潮之下,汽车行业的传统商业模式正在遭遇百年未有之挑战,"Roadmap E"战略的背后是大众汽车由传统汽车主机厂向智能的、以人为本的、可持续的移动出行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的野心。这是一个开放创新的时代,大众汽车将自身定位于移动出行生态的核心,整合吸纳更多合作伙伴加入。增持江淮大众股份至75%,便为大众汽车集团的“All in”增加了又一成保险,电动化战略有望提速。

       绑上大众战车,江淮寻求自身解套

       对于汽车工业有一定基础,但是在行业中逐渐被边缘化,却对于发展和壮大工业脊梁有迫切需求的安徽省而言,与大众的利益诉求不谋而合。

       其中,江淮汽车毫无疑问是大众汽车撬动这一轮战略转型的重要支点。作为一家历史超过50年的综合性汽车厂商,江淮正处于危急时刻。从上市之后到成为首批混改试点企业,江淮的第一次混改并不算成功。没有很好地起到整合资源以及对国有资本更好地带动和监督的作用。时下江淮汽车的企业经营和发展,虽然短期内遇到了不小的困难,但是应该看到江淮汽车仍然是“奇货可居”。引入外资参与国企混改,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正式获取江淮控股50%股权,股权交割完成后,大众将间接持有上市公司江淮汽车12.615%的股权,如此大刀阔斧的改革,尚属行业首创,安徽地方政府再一次展现了其改革的魄力和决心。

       引入大众汽车,无疑是一个较为稳妥的混改方案,产业资本的导入无疑比单纯套利的金融资本,对于江淮汽车的长远发展来说更加有利,现阶段助力大众汽车电动化战略提速并获得大量新能源积分,而从未来来看,入主上市公司,对于江淮汽车而言,不仅是一次成功的解套,更是第二次生命的开始。随着混改大幕的落下,至少江淮汽车2万多名员工,对生活燃起了新的希望。

       一个非常重大的成功

       5月29日,安徽省国资委、大众中国、江汽控股三方在人民大会堂正式签署《关于向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增资之意向书》之后,笔者也注意到了前期参与江淮大众项目谈判的大众方面相关负责人在转发朋友圈时留言“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成功!”

       更值得仔细解读的是迪斯的发言,“实施增资控股后的江淮大众将成为大众在华推动电动化战略,以及与江淮合作的最主要平台。双方将聚焦新能源乘用车领域的合作,并与大众在华另两家整车合资车企——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形成补充和协同”。在同时入股江淮汽车与国轩高科之后,大众汽车将努力将安徽打造成中国新的电动汽车中心。

       直接目的来看,大众就是奔着话语权和双积分来的,工信部今年4月发布的《关于2019年度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情况的公示》显示,上汽大众、一汽大众的2019年新能源汽车积分实际值均不达标,分别为9.14万分、5.69万分,而两者的达标值分别为18.8万分、20.2万分,距离达标均有较大距离。

       对于大众而言,这是一个非常紧迫的任务,而宝马出身的大众汽车集团CEO迪斯,也同样希望以宝马经验在江淮大众进行复制。

       绝对控股江淮大众,是大众的核心目的,在目前思皓品牌市场受阻的情况下,增持江淮大众股份,无疑也开启了未来更多的想象空间,迪斯在连线中透露,除了继续扩充江淮大众小型电动车的产品线外,输入大众集团旗下的品牌资源也在被考虑中。

       可见,江淮大众也是大众汽车未来制衡南北大众的一道杀手锏。

       江淮业绩承压,短期内解套困难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入股江淮,直接持有江淮汽车母公司江汽集团50%股份,成为上市公司第二大股东,折算成本价约14元/股,的确为江淮汽车的后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想象空间,总之江淮或能为大众在华的发展提供包括整车制造、零部件生产、市场与渠道等多维度的保障,夯实基础的意义至关重要。

       但是从大众汽车高层的回复来看,目的性非常明确,对于国内媒体所猜测的,大众汽车集团可能是看中江淮商用车资源的猜测,大众汽车集团(中国)CEO冯思翰回应称,大众与江淮的合作只集中在乘用车领域,不会涉及商用车。

       对于江淮大众的未来规划,大众方面表示,合资公司计划到2025年再推出5款纯电动汽车,将更加完善的研发中心列为大众汽车集团研发团队的一员,同时依据大众汽车标准重建全方位的电动汽车工厂,并于2023年之前实现MEB平台的投产。

       客观上来看,大众在于铃木分手以后,在全球化布局方面的确是缺少一个可靠的伙伴,尤其是针对部分新兴市场国家,江淮的国际化开展很早,有合适的产品、渠道和经验,对于大众来说,的确是一个有效的互补,但是这些想象空间都只能留给未来,目前尚不清楚大众方面派驻江淮高管和董事会席位的情况。江淮与大众的合作留下了太多待解的谜团,其中少不了深入探讨和磨合,但是可以确定的是,炒概念归炒概念,江淮大众两年内都会处于投入期,对上市公司有一定的财务压力,同时,大众入股之后,对于江淮汽车的业绩也难有明显的改善,江淮在市场和产品方面依然保持独立性,事实上,6月2日的股票走势也是印证了这一点,从涨停板到跌停板,成交量和换手率突然放大。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对于江淮而言,虽然绑上了大众的战车,但是要想避免边缘化,未来两三年的转型关键期内,依然要靠自己坚定地走下去。

       入主国轩高科,助力安徽省前首富成功解套

       作为大众汽车集团要将安徽打造成中国新的电动汽车中心,此番战略布局的另一条线——国轩高科,同样也是大众汽车集团电动化战略的重要一环。

       江淮大众的工厂产能建起来了,当然得有稳定的前端供应链,而锂电池产能瓶颈的制约又是各家主机厂争夺的焦点。

       要避免受制于人,主机厂都选择了“绑定”电池企业,而欧系厂商在电池技术方面本身就是短板,因而无论是大众还是宝马与戴姆勒,都选择了一致向东看。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以11亿欧元获得国轩高科26.47%股份,成为后者最大股东。国轩高科作为国内第一阵营的动力电池供应商,出货量仅次于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但与前两者在营收和盈利方面有着明显的差距,2019年扣除非净利之后巨亏3.45亿是不争的事实,然而这仅仅可能还只是冰山一角。如果没有稳定的后端销售市场,面临韩系电芯的穷追猛打,国轩高科在未来几年内的竞争压力势必还将陡增,如今遇上了大众这么一个愿意出钱入股,又愿意带货的大老板,自然是喜上眉梢。国轩高科创始人李缜成功套现(失去了第一大股东位置,但仍为实际控制人),无疑是一个完美的金蝉脱壳的计划,而且这位前安徽前首富(2017年以92.8亿元财富名列榜单第313位,成为安徽“首富”)拿到的还可能是实实在在的钱,而不是涨跌无常的股份。

       虽然出货量不及前两位,但国轩高科同时拥有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的技术优势,横跨低成本和高性能两大产品路线和完善的技术储备,结合目前市值来看,性价比优势明显,自然也成为大众汽车收购的理想标的。当然对于大众而言,破解了所占整车制造成本最高(约1/3)的动力电池的难题,能够打造稳定而低成本的动力电池供应体系,在MEB纯电动平台当中解决了VDA电池的问题,这也帮助大众在跨国汽车厂商当中实现先下一城。对于整个集团庞大的电动化战略转型来说,至关重要!

       写在最后:

       刚刚引入蔚来中国总部落户之后,又吸引大众入股江淮与国轩高科,安徽省和合肥市大手笔不断,不得不令人赞叹。刚刚步入新一线门槛的合肥市,在今年初立下了万亿GDP的目标,后疫情时代,必将迎来一波提速发展。大众汽车在合肥投下160亿元,对于合肥来说,壮大了工业脊梁,将让一年一度的“世界制造业大会”更加靓丽,同时为合肥IC产业解决了下游渠道的大量问题。无论如何,大众、江淮与国轩的携手,安徽省、合肥市是穿线搭桥的人,同时也是最大的赢家!(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捷达VA3:换标的“捷达”不如桑塔纳?

        我们曾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出过这样一个观点,那就是大众创立捷达品牌的目的就是为了有朝一日来取代斯柯达在中国市场的位置,斯柯达必须采取行动,当时很多朋友都认为我们是在危言耸听,可谁能够想到,仅仅过了3个月,斯柯达就开始回击,但这种方式却让人感到十分的无奈。

        早在3月份斯柯达就已经在其官方网站上对旗下车型的指导价进行过下调,用来积极响应国家"减税降费"的号召,只不过降幅没有这次那么的凶猛。

        2020年4月22日,上汽斯柯达通过线上发布会宣布全系产品降价等一系列针对中国市场的新举措,此项举措被广大媒体看成是斯柯达品牌市场定位的"降级",在我们看来其实斯柯达的心里是最难受的。

        简单的回顾一下斯柯达的 历史 ,斯柯达(SKODA)品牌创立于1895年,是德国大众 汽车 公司经典品牌之一,总部位于捷克姆拉达-博莱斯拉夫,是世界上 历史 最悠久的四家 汽车 生产商之一。

        2005年斯柯达 汽车 与上海大众 汽车 签约,并于一年之后将明锐车型引入国产,随后晶锐,昕锐,速派车型相继投产,2016年上汽斯柯达全年累计销售330,088辆,创下在华年销量的新纪录。

        之后又相继向市场投放科迪亚克,克洛克,科米克等产品,至此斯柯达已拥有除MPV车型外覆盖各个领域的车型。在过去的一年里,斯柯达在华累计销量27.8万辆,在大众的庇护下虽没有荣华富贵,但也算衣食无忧。

        其实按照大众集团的布局,奥迪是元帅主攻豪华领域,南北大众是将军主攻中高端领域,斯柯达则是先锋主攻中低端领域,这样就可以形成由上到下通杀的闭环,借助大众在中国市场的口碑和形象,实现垄断不敢说,但至少也是一方诸侯。可是随着自主品牌的持续发力,斯柯达却明显有些力不从心了。

        其实大众早就看出斯柯达的问题,于是在2019年2月26日,大众在德国总部沃尔斯堡向全球媒体正式推出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子品牌——捷达,试图再次向中低端市场发起新一轮的冲击。至于为什么要叫捷达,恐怕也是出于在中国的影响力吧,谁让中国消费者很怀旧呢。

        所以就目前来看,大众在中国已经有进口大众,一汽大众奥迪,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上汽大众斯柯达,一汽大众捷达共六个品牌,是中国市场品牌布局最多,产品最丰富,最受消费者喜爱的大型跨国集团,在这些品牌的帮助下,大众去年成为全球唯一销量突破1000万+的 汽车 品牌,并且稳坐全球车企销量头把交椅。

        但是问题来了,相对于南北大众不分伯仲各自平分天下的定位不同,斯柯达和捷达这两个主打性价比的品牌势必会产生竞争,在品牌众多的中国 汽车 市场,想要拥有自己的一块领地只能是虎口夺食,去抢别人的市场份额,所以大众在斯柯达和捷达之间必须要做出选择,不过从目前来看,这次的牺牲者极有可能是斯柯达。下面就是我们对斯柯达品牌为何会节节败退的分析。

        1、 面子问题始终是中国消费者无法回避的因素

        很多专家和媒体都认为,中国消费者论身材不及德国高大不及美国臃肿,但是却十分热衷于加长,深怕自己买的车没有别人的大气,而丢了面子,于是我们看到所有的全球车型拿到中国市场后都会自觉地在为尾标上加一个"L",就怕中国消费者产生误会从而影响销量。

        甚至很多消费者只看重品牌,不当鸡头只做凤尾的理念根深蒂固,这也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豪华品牌会推出中国特供车型的原因,归根到底还是购车文化差异的问题。

        2、 定位失误导致品牌向上的潜力不高

        在很多人的眼里,斯柯达有些类似于雪佛兰被大家当作是上汽大众的廉价品牌,可实际上斯柯达却并不廉价,虽然各个车型相比同平台的大众要低一些,不过差距却不是非常的明显,就拿科迪亚克和途观L来说,再没官降之前售价从18.48万至26.48万,而途观L的售价为21.88万-31.18万,3-4万的差价对于买这个级别和价位的消费者来说肯定选择品牌力更好的途观L。

        虽然目前已经官降,但对于品牌来说却不是件好事,更不要提对于老车主的打击了,升不上去又降不下来,斯柯达的潜力已经被掏空。

        3、 斯柯达不敌捷达的根本原因

        虽然从目前来看,斯柯达的定位还是要略高于捷达,可是随着捷达车型的不断完善,优势会更加的突出。其实通过捷达在售的几款车型就能看出端倪,舍弃中国消费者厌恶的双离合选择性能稳定的爱信6AT,不用中国消费者认为廉价的扭力梁非独立悬挂而采用更加舒适的前后独立悬挂,这就是因地制宜,投其所好的最好案例,在这一点上入华17年斯柯达显然还没有真正的领悟到精髓。

        总结:我们已经不止一次在文章中写到斯柯达了,每次写都会义愤填膺,它总会带给你希望但往往结果却是一次次的失望,真心希望斯柯达可以早日脱离大众的庇护独立出去,就像母鹰会把自己的孩子推下悬崖一样,只有自身强大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最后我们还是用那句经典的话做结尾,"懂车的都去买斯柯达了",希望它不是一句口号而成为现实。在大家身边还有哪些内部竞争的 汽车 品牌呢?

汽车折价是怎么算的?

       捷达VA3:换标的“捷达”不如桑塔纳?

       文\魏无羡

       本质上说,为什么成立捷达这个品牌,毫无不夸张的说,这是资本希望收割更多市场份额的一个表现,利用独立出来的捷达,以新品牌的形象面世,将定位、价格下调至自主品牌的水平,以合资车的形象全面与国产车竞争,利用消费者潜意识中对合资车品牌的认可来收割销量,这就是捷达独立的初衷。

       捷达独立也有快一年了,车型已经推出了三款,目前市场的表现可圈可点,要说没成绩,也不是,要说成绩很突出,那也算夸大。从捷达旗下的几款车型销量来看,只能说一般般。捷达VS5、捷达VS7每个月都还能收割不俗的销量,但是到了捷达VA3这里,可能就有点尴尬了。

       捷达VA3独立以后,销量虽然还有一点,但是远远不如没有独立的时候。

       捷达VA3这款车型的前身就是老捷达,那时候捷达与桑塔纳横扫轿车入门级市场,每个月的销量都是在2万以上,每个月轿车榜单Top10都能看到这两款车型的影子,现在查询捷达的历史销量,依然可以看到捷达曾经的辉煌。至于独立以后成为捷达VA3,它的销量走势就明显弱了很多。最新销量数据显示,8月份其月销量仅为3000余辆,和换标之前相比,销量显然差了很多。?

       笔者曾经一度以为,合资入门级车型的销量减少,是与自主品牌的崛起有关,自主品牌中的帝豪、荣威i5、艾瑞泽GX等车型都具备不俗影响力的车型,在同样的预算之下,他们确实要比捷达、桑塔纳这些车型有竞争力,它们的崛起,更多的是蚕食合资车型的销量,这是存量竞争时代的必然结果。

       但是,当笔者将捷达VA3与桑塔纳对比来看就知道错了。

       桑塔纳依然纵横在车坛,每个月依然拿下不俗的销量,虽然大不如从前,但也是可圈可点,至于捷达VA3,相比桑塔纳来说就差远了。以最近的7月销量为例,桑塔纳是捷达VA3的四倍有余,桑塔纳7月拿下1.54万辆,而捷达VA3仅仅只是拿下了4000台不到,差距不可谓不明显。

       捷达自从变成捷达VA3以后,可以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价格全面下调,入门级车型报价在6.58万,你可知道曾经的捷达入门级车型报价是多少,同样1.5L手动挡入门级车型起售价在8.48万。不止是价格进行了全面的下调,在配置上也是进行了全面的提升,ESP、胎压监测这些如此重要的配置,捷达是不具备的,但是却出现在捷达VA3身上。

       独立以后的捷达,价格下滑了,配置提升了,但是它的销量不仅没有出现爆发式增长,而是出现的急速的下滑,尤其是当捷达VA3与桑塔纳销量对比以后,这种差距之大让人咂舌。哪怕是捷达VA3都想不通吧,我不就换了一个车标吗?我还降价了,配置还增加了,怎么差距就这么大?

       显然,捷达VA3的销量不佳,很大原因就是因为车标问题,与自身的定价、配置没有任何关系,消费者之所以热衷此前的捷达,那是因为挂的大众标,至于独立以后换成捷达标,消费者并不看重。从这一点我们就能看出国产车的问题,明明配置极其丰富,价格还极其便宜,但是销量就是不温不火,都是车标的问题。

       捷达独立以后,唯一的好处就是捷达VS5的销量走势还不错,未来捷达还将推出更多其他的车型,整体销量表现应该会更优秀,相比捷达时期一款车型而言还是很不错的。独立以后的捷达还是完成了资本对销量的收割,只是苦了捷达这款车型而已,牺牲一款捷达,成就整个捷达品牌,这笔买卖怎么看都是比较划算的。

       (本文由车界新媒体编辑部原创出品,本文作者魏无羡,转载需注明出处)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017年12月最值得买的十款车

       首先需要知道这辆二手车的同款新车的基本型在当前的本地销售价格,然后根据折旧率来计算——从登记上牌开始,头五年每年的折旧率分别为15%、12%、10%、8%、7%,五年后每年的折旧率约为5%。

       在车辆没有重大事故的前提下,根据车辆的登记年份计算车辆的车龄,然后再计算出具体的折旧值。计算出几年的折旧值后,根据车辆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车辆外观较新折旧率减去1%,行驶里程数小于两万公里减少1%,保有量大减去1%,新车价格稳定减1%,内饰干净减1%,公车加1%,该车型市面已无销售加1%。

       总之,就是,对于可提升二手车价格的因素在折旧值的基础上减,降低二手车价格的因素则需要在折旧值的基础上加,而后算出总的折价。

       4S店在做二手车交易时都会套用一个公式,这个公式能够比较合理地计算出一辆旧车大概的价格。

       (1-已使用月份/320)×当前新车价格=评估后价值(1代表车辆新旧程度)。

       当然,这个公式只是作为参照,实际上还要根据车辆使用年限的不同、保养状况、车辆品牌形象以及行驶状况等方面来评估。

       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行规:即二手车首先在市场现价的基础上打八折,然后按每年车龄降价一万元计算。使用这种方式交易目前比较常见。

10万以内什么车最好呢?

       最值得买的十款车

       大众朗逸:销量同比下降49.61%,以前的销量榜冠军有力选手,早已跌落神坛,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为了妥妥的完成销量,甚至超额完成,朗逸肯定会降价来为此出一份力。所以心动朗逸很久的消费者不妨再等一下,看一眼厂商的新政策。

       别克·英朗:有句话说的好“头可断,血可流,发型不能乱”,对英朗也是,稳定的高销量是地位的象征,为了保住地位,价位有时候可以下放一下。18款外观改动不小,动力也变成了小排量三缸发动机+双离合,这个广为诟病的组合,相信不少消费者见此都会头大

       吉利·博越:吉利目标任务为100万辆,但是后期又追到110万辆,现如今已完成了95.146万辆。但是旗下高端自主品牌领克01的上市和较高的定价,引起部分消费者的抵触,此时售价9.88万起的博越就更具性价比,加上厂商为了拉回好感一定会有相应的促销政策。

       哈弗·H6:尽管长城汽车旗下高端品牌wey派自上市以来不断发力,稳定增长的势头不减。作为长城当家“台柱子”的哈弗自然也要给力,反正长城经常官降,预计为了完成任务还会再来一次“锦上添花”的促销。

       雪佛兰·科鲁兹:科鲁兹这个车老款是不可替代的经典,但是多次改款之后吧,销量一直在扑街状态,加上科沃兹的接替,月均已不过万。多款车型促销一下,对雪佛兰和别克这两个品牌来说完成任务应该不是问题。

       现代·领动:韩系车的销量有明显的回暖趋势,立下大功的自然少不了领动这款老将。但是能不能抓住这波回暖,打场漂亮的“价格战”,离目标近一点,输的不那么惨,赢回点“民心”就看这一次了。

       日产·轩逸:轩逸销量一直都较为稳定,深受消费者好评,有着良好的市场检验。但是即便如此,东风日产(含启辰数据)只达成了目标108万辆的83.2%,能稳定住应该是不成问题。

       大众·捷达:一汽大众的任务是196万辆,捷达更是以环比增长11.4%的涨幅占据一汽大众销量最大份额。38万的销量目标仍有不小的压力,不断完善和口碑一向良好的捷达,在促销的前提下,远比平时值得买。

       本田·CR-V:本田CR-V现在是东风本田旗下的当家车型,总体销售出5W多辆。要知道东风本田定了65万的销售目标,虽然已经完成了57.28万的目标,照此趋势,成败难下定论。为了在年底交个满意的答卷,厂家应该会放价换量,届时该车还是可以买一波。

       长安·CS75:长安的销量表现还不错主要是因为官降促销的原因,SUV产品线丰富,但产品的竞争力在逐渐下降,还好放价换量政策奏效,但是比179万的目标相距甚远,现如今80.3万辆的数据略显单薄,所以为了目标,这车还得有政策,想买别错过值得时机。

       10万元以内三厢家轿选购指南:国家关于1.6以下车型购置税的优惠政策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汽车市场,在新车层出不穷的时候,我们发现销售量大的还是那几款经典车型,在这重点分析一下热销的几款主流1.6车型,供参考。几款车型是:捷达(7.48万-8.78万)伊兰特(8.98万-10.98万)爱丽舍(7.38-10.18)奇瑞A3(7.48万-8.98万)福美来(8.68万-9.98万)(注:此价格都是1.6车型的官方指导价,实际价格会有所降低)几款车型中捷达的上市时间最长,口碑也比较不错,最重要的是其巨大的保有量带来的低廉的使用成本,在正常无大事故行驶10年之后仍然能够卖到新车30%的价值。保值率同样高的还有伊兰特,跃动上市之后伊兰特大幅度降价,又掀起了一波销售高潮,奇瑞A3因为上市时间较短,还无法准确了解其保值率,但是奇瑞以往的产品保值率都不是很高。经济性方面,福美来的马自达发动机更有优势,即使是其自动挡车型,市区百公里油耗也不到10升,而伊兰特自动挡的就要超过这个数字了。其他几款都差不多,毕竟都是小排量,车体也较轻。动力性方面,尽管A3的发动机数据最高,但是接近1吨4的自重严重拖了后腿,爱丽舍和福美来还是不错的,动力响应也较直接,让人奇怪的是捷达,没有任何先进性可言的2气门发动机,居然可以让这个小家伙跑的飞快,也许这就是大众一直在坚持使用这台发动机的原因吧。新时代的多连杆后悬挂,刚性很强的车体,让A3的操控性比其他4款车都上升了一个台阶,如果出厂的时候配上稍好点的轮胎就更好了。爱丽舍拥有几款车中最低的重心,后轮随动转向也让驾驶变的更有乐趣,而另外3款车明显更偏重舒适性,较软的悬挂在激烈驾驶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不安的晃动。尽管捷达坐着不舒服,空间利用率也不高,车辆重心设置也不利于操控,油耗也不是最经济的,但是依然不影响捷达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作为过渡车捷达再适合不过了,而如果要选长久的代步工具就看看爱丽舍和福美来吧。伊兰特坐着很舒服,内饰做工也不错,使用期在5年之内是不错的选择。

       好了,关于“捷达汽车降价”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捷达汽车降价”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