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米如何获得造车资质

2.小米汽车内外谍照再次曝光,苗圩回应造车资质关门

小米汽车是哪个公司_小米汽车生产资质和工厂都不属于小米汽车公司吗

近年来,随着汽车市场政策上的收缩,使得想要跨界造车的车企越来越难以进入到市场当中,不少想要跨界造车的企业纷纷因为资质的原因倒在了黎明前的黑暗当中,这也使得小米的造车之路愈发受到广大米粉的关注。

自雷军宣布要进军汽车市场不知不觉间已经过去两年之久,小米的造车之路似乎也一直在有条不絮的进行当中,两年间也多次透露出旗下首款车型的研发进度,似乎一切都向着好的方向发展着。

网传小米汽车高管离职,跨界企业融合问题仍待解决

可就在这造车的节骨眼上,网络上却传开了小米汽车高层管理人员的离职消息。据了解得知小米汽车市场营销部的周銒被传出数周前在小米汽车营销部门辞职,此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而最后小米汽车也亲自出面证实,称周銒离开是因为个人及家庭的原因。

即使小米汽车已经出面对此事做出回应,却依旧遭到不少网友的随意揣测,表示如果干的开开心心的,为何还要离职呢?而如今距离小米承诺量产时间不过一年,如此重要职位的缺席颇耐人寻味。这似乎也引出了一个跨界造车企业的痛点,那就是汽车领域人才与跨界企业的兼容问题。

要知道,跨界公司、新势力车企以及传统车企之间,有着截然不同的工作流程以及企业文化,对于汽车行业领域人才在任职一家跨界企业时,难免会在理念以及文化等方面上产生冲突,双方融合度也不尽人意,部分业内人员分析成,或许周銒的离开,与他和企业之间的融合度有所关联。

毕竟车企与智能手机企业之间的差异可以称得上巨大,要知道一款手机的研发周期处于一年左右,简单改款更是半年就可以完成,相比于汽车行业,手机行业的节奏无疑是飞快的。但汽车行业不同,想要长久在业内发展,稳固是一件不可或缺的路径,并且汽车的开发周期往往是3年,有些车型的开发周期要到5年。极大的差距或许也是导致跨界车企与汽车领域人才融合难得罪魁祸首。

小米汽车的造车资质问题不容忽视

对于如今入局汽车行业的企业而言,造车资质是一道无论如何都必须跨过去的坎。就拿前不久才倒下的自游家距离,自游家旗下车型自游家NV都已经万事俱备,可是却因无法得到有效的造车资质倒在了黎明前的黑暗,最后只能落得个黯然离场的狭长。不仅是自游家,如今的小米汽车也必须将造车资质申请问题提升日程。

要知道,如今车企想要得到造车资质,不外乎代工生产、收购资质以及独立申请资质这三种方法,而此前就有消息称,小米汽车打算与北汽进行合作,但也有不少消息指明小米从宝沃汽车手中接下造车资质。但无论是哪种消息,都未能得到官方的证实。

但可以确定的是,想要在明年就实现量产的小米汽车,造成资质成为了其迫在眉睫的问题,如果届时小米汽车依旧无法取得有效的造车资质,或许只能通过代工生产这种非是进行量产。

汽车投诉网:小米的造车之路,还有不少困难要去面对

对于如今的小米汽车而言,或许面对的并不仅仅是人才融合以及造车资质这两个问题,有关于如何保证车辆产能,用户体验规划以及车辆充电设施配套等问题,都有待小汽车解决。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投诉网,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小米如何获得造车资质

小米汽车是由北汽集团代工生产的。

小米汽车是小米公司旗下的电动汽车项目。在近年来,小米一直在拓展其生态圈,从手机、家电等领域延伸到了汽车行业。然而,造车并非小米的强项,因此小米选择了与有经验的汽车制造商合作,通过代工方式生产小米汽车。

在选择代工伙伴时,小米考虑了多个因素,包括生产能力、技术实力、质量控制等。最终,小米选择了与北汽集团合作。北汽集团是中国知名的汽车制造商,拥有丰富的汽车生产经验和成熟的生产线,能够满足小米汽车的生产需求。

小米与北汽集团的合作方式是代工生产。这意味着小米负责汽车的设计、研发和市场推广,而北汽集团负责生产制造。这种合作方式能够充分发挥双方在各自领域的优势,实现共享和互利共赢。

小米自研新能源汽车的亮相

2023年12月28日,小米在京举办发布会,宣布备受关注的小米汽车正式亮相并投入量产,预计2024年对外发售。小米汽车研发团队共有3400多名工程师,在电驱、电池、大压铸、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关键领域积极进行技术创新,自建电机、电池包、大压铸冲压等多个工厂。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和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测试报告介绍,小米自研电机创新性强,在车用电机最高转速、电驱系统最高效率、功率密度等关键指标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汽车工业与消费电子工业、智能生态的融合已渐成智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融合工业硬科技、智能软科技,AI全面赋能,小米汽车将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在设备创新方面,小米在京自主研发两台大压铸设备集群,该集群单个设备占地面积840平方米,总重量1050吨,锁模力9100吨。该技术的运用,使得汽车后地板实现72个零件合一,大幅减少焊点数量与整体重量。

以上内容参考:和讯网-小米牵手北汽跨过资质门槛,一纸牌照“拿捏”造车新势力命脉

小米汽车内外谍照再次曝光,苗圩回应造车资质关门

自建工厂获得资质,借用资质。

1、自建工厂获得资质:小米汽车在北京亦庄的一期工厂已投入使用,年产能达15万辆。

2、借用资质:小米汽车选择了与北汽集团合作,借用了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的生产资质,实际的生产仍位于北京亦庄小米工厂。

继传言接近获得新能源汽车最后一张造车资质后,小米汽车新车内外谍照再次曝光,内饰配备悬浮式中控大屏和方形液晶仪表盘,激光雷达和动力布局首次显现。

近日,一位博主再次 曝光了小米汽车的全新谍照,属于重伪装的工程测试车阶段。不过,仅从一张重伪装的谍照,博主还猜测了小米汽车的一些细节。比如,车辆看起来更长,大概率激光雷达用瞭望塔式布局,以及可能会选择混动、增程以及纯电的双重动力形式。

今年以来,小米汽车频发曝光,可见上市的日期已临近。年初,先是造型模具供应商泄密,到疑似是小米汽车 MS11 的设计效果图漏出,再到传言接近获得生产资质,无不显示小米汽车已开始进入实质性阶段。此次,曝光的重伪装的工程测试车图,之前已有报道,只不过从一张侧面照,换了一个角度而已。

同时,此次谍照曝光了测试车的不清晰版内饰设计,虽然反光很严重,但是还是依稀可以看见用传统的对称式布局,配备悬浮式中控大屏和方形液晶仪表盘,以及比较繁杂的线路。

其实,仅从这样两张图,要不是厂方有告知,根本不可能看出动力布局。所以,要么是猜测要么是借机炒作。但是,可以看出的是,经过2年时间酝酿,小米汽车今年的动作很多,应该是在为新车做铺垫。要知道,曾经的乐视手机操盘手,贾跃亭造的法拉第未来,也要重新回来了。还有蠢蠢欲动的华为,小米的压力可想而知。

自2月14日以来,多家媒体已经报道了,小米汽车接近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消息。业内流传,小米获得生产资质是特批,将宝沃的资质给了小米汽车。这个消息有一个传闻“国内汽车生产资质只能注销、不许出售,未来将不会再有新造车公司了。”

对此消息,苗圩表示,新能源汽车产能在中国目前阶段不存在过剩,产能建设需要一定周期,要考虑明年后年以及未来的发展,“关于利用产能过剩来控制准入,更是南辕北辙。”对于从没造过车又想要造车的新势力,汽车行业可以借鉴对上市公司的注册制改革,从审批逐步过渡到注册。

这里也算是对传闻的一个回应,所以更多的新造车公司还会出现,小米汽车获得资质应该是大概率。雷军预计新车在2024年才投入量产,但是新车预热可能就是在2023年。同时,雷军立下了豪言壮志:争取15-20年内进入世界前五。你觉得,小米汽车这个目标能实现吗?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市观察,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