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点轴理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2.为什么要打造沿海地区率先发展的增长极

3.成都旭辉城市战略 | 有一种野心 叫与成都一起”膨胀”!

4.新经济崛起下康巴赫抓住消费升级风口

5.香港的优势在哪?

经济增长过快一定是好事吗_经济增长极越

香港制造业难适应

内地产业和区域结构变化

香港的经济增长能力为何绩不如人?第一个原因是香港制造产业外移,这是大家所熟知的原因,也是讨论最多的原因。中国改革开放初期,香港就把上世纪60年代以来发展成功的轻型制造业转向中国内地,主要是对珠三角地区进行了大规模转移。韩国、和新加坡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虽然也有产业外移趋势,但显然不如香港转移的如此彻底。所以自19年以来,香港本地制造业持续萎缩,但其他“三小龙”的制造业却还保持了一定的发展速度。根据新世纪初期对香港经济的有关研究,说明香港本地出口产品的附加值率是40%,转口的附加值率是20%,离岸贸易只有不足8%。上世纪70年代,制造业占香港总产出的比重曾高达30%,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仍高于20%,但是到新世纪初已下降到5%,2010年已不足1.7%。从工业占总产出比重看,目前香港已经减少到只有其他“三小龙”的1/4-1/5。因此制造业这个高附加值产业长期持续衰退,显然是香港经济增长能力长期下滑的重要原因。

第二个原因是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内地产业结构变动方向与香港的优势相分离。回顾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经济增长轨迹,前十年具有显著的“轻型化”倾向,主要原因是中国经济开始从经济的传统模式中走出来,转向了低积累、重消费的增长轨道,同时由于在上世纪80年代还是国有企业为主体,而国企在获得经营自主权后,收入分配有明显重视消费的倾向。因此在整个80年代,中国经济的增长始终是个人收入与轻工业增长显著超过了储蓄与重工业的增长,这种增长模式与香港向内地大规模转移轻型制造业的过程是高度配合的。特别是在珠三角地区,由于长期地处海防前线,建国以来没有布局重工业,所以轻型工业比重显著高于中国北方地区,就更容易接受香港的轻型产业转移。

从香港对内地的投资结构看,60%投资于珠三角,超过1/3的企业注册在珠三角,成为广东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而香港企业的产业转移也取得了巨大成功,获得了巨大的投资收益,并带动了香港本地经济的转口、进出口等贸易高速发展。这是推动香港经济从上世纪7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后期这近20年中繁荣发展的重要原因。

但中国经济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就酝酿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转型。从重工业比重看,在18年改革开放刚开始的时候还占工业总产出的近80%,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曾一度下降到45%以下,但是到1990年又回升到50%。同时,城镇居民家庭储蓄率从1988年的7.7%,猛升到1993年的超过20%。同期中国经济的总储蓄率则从33%上升到42%,超过了新加坡成为世界最高水平。这个变化已经不是在传统体制下由国家强制发生,而是在市场经济新体制下自然出现的。

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十五大”推动中国的改革向产权层面发展,开始给中国城市微观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在经历十年的居民储蓄阶段后,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城市居民也开始具备购买住房与汽车的能力,1998年又推动了住房制度改革,因此到90年代后期,中国逐渐出现了对住房与汽车的需求,2002年下半年开始出现了居民对住房与汽车的爆发性需求。这两大需求成为了拉动中国经济在新世纪出现持续高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住房与汽车的生产都必须由重工业来支撑。例如,一台汽车至少需要一吨钢,十层以下的住宅每平方米需要30公斤钢,十层以上还要翻倍。这就引起了中国的工业产出结构“由轻而重”的长期变动过程。从重工业占工业总产出的比重看,到2010年已经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50%的上升到71.4%。从珠三角地区看,90年代以来工业结构也是越来越“重”,广东省1993年轻工业比重还高达2/3,到2000年就已经对半,目前则超过了60%。

但香港在向珠三角地区转移了自己的轻型产业后,却没有像其他“三小龙”那样继续本地制造业的产业升级步伐,而是跨过重化工业阶段,直接迈向金融、地产、贸易和文化、旅游、教育等代表的服务业,这就使得香港的产业结构变动方向,与中国内地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的产业结构变动方向不匹配,甚至渐行渐远。由此,一方面内地经济难以继续从香港经济中获得产业升级动力;另一方面,香港的服务产业亦难以从内地经济的高速增长中获得动力。

第三个原因是新全球化改变了东亚地区原有的产业与贸易格局,香港经济则由于朝向服务业而难以适应这个变化。冷战结束于上世纪90年代初,接着开始出现了新全球化过程,到新世纪初新全球化出现了“奔腾化”发展。巨大的外部需求成为拉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又一巨大动力。同时,美欧发达经济体产业资本向中国转移,使中国的贸易结构得到提升。1994年是中国出口结构的一个转变点,这一年的机电产品出口开始超过了传统的轻纺产品出口,到2011年,机电产品出口额已经是轻纺产品出口额的3倍,占出口比重也从1994年的18%上升到48%,这个变化是拉动中国经济朝向重工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同时,随着发达国家在制造产业向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向中国转移,东亚地区原有的产业与贸易格局发生了历史性改变,主要表现为发达国家的制造产业,利用中国发达的基础设施与廉价而熟练的劳动力,建立起新的全球装配制造业中心。而日本、“亚洲四小龙”和东盟诸国,则与中国展开制造业内部水平分工关系,负责零配件的供应。这样,长期以来东亚地区各经济体对美欧贸易,大量转变成与中国的贸易,中国对美欧的贸易急剧增长,并形成大量顺差。因此近20年来,特别是近10年来东亚地区与中国的贸易增长,是围绕着这种新的产业分工联系而展开的,但是香港由于制造业萎缩,与内地在制造产业联系方面日益松弛,香港与内地的贸易关系就难以出现上世纪80年代那样高速发展的盛景。例如,1995-2011年,中韩贸易增长了足足20倍,同期内地与香港的贸易只增长了不足6倍,而导致中韩贸易获得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就是中国机械电子工业的发展,需要从韩国大量输入零配件。到上世纪80年代末,内地与香港的贸易还占到中国与亚洲地区贸易总额的一半,到目前这个比重已经下降到只有15%。

第四个原因是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又带来了区域结构的变化,这个变化对香港的服务产业也有着明显的负面影响。改革前30年,中国经济的空间结构特征一直都是“东轻西重,南轻北重”,即工业结构越往南往东就越“轻”,相反北部和西部的重工业比重更高。在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前半期,由于经济结构的“轻型化”倾向,使得国内需求集中指向了珠三角这个轻工业比重高的地区,加之香港对珠三角地区的轻型产业转移,使珠三角的轻工产业优势更加明显,因此广东省的经济增长得以在长期内领先全国。但是进入到90年代中后期,随着中国产业结构朝重化工业发展,需求重心开始向珠三角以北地区转移,这种“经济增长极北移”的现象,使工业、贸易与投资活动都不断向珠三角以北的中国东部沿海地带,尤其是向长三角地区转移。由于香港在地域上远离中国新的经济增长极,香港的服务产业优势更加难以发挥。

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经济增长极向北移动,特别是向长三角地区移动的趋势极为明显的。珠三角地区在中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经济比重显著下降,主要是因为香港是发达经济体,因此经济增长速度缓慢。就广东省本身看,贸易比重从19年的49.2%下降到2010年的32.4%,外商直接投资的比重从19年的39.%下降到2010年的21%。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广东省GDP总值目前还是全国第一,人均GDP却早已被江苏与浙江超过;中国重工(4.46,0.00, 0.00%)业最发达的辽宁省,2011年的人均GDP也已经追上了广东。从工业总产值看,2010年广东是8.6万亿元,而江苏是9.2万亿元。从工业规模看,广东已经被江苏超过。由于重工业是高附加值的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而轻工业是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重工业比重高的地区,其人均附加值也会高于轻工业比重高的地区。2011年江苏省的重工业比重是73.4%,而广东当年是61.5%,因此江苏的人均工业产值就比广东高出了46%,最终反映为2011年江苏的人均GDP比广东高出了22.6%。广东在全国工业中的地位下降,对香港服务业的发展就具有长期影响。

第五个原因是香港服务业难于和内地实体经济发展相结合,也直接受到珠三角地区的基础设施日趋发达、服务业发展日趋成熟、服务业逐渐本地化的巨大影响。例如,2011年广东省进出口贸易超过四成不经过香港而由本地直接出口。2000年,广州港的货物吞吐量还刚刚超过香港的一半,但是到2011年已经比香港高出1/3。目前珠三角地区正在兴建高铁网络,建成后在半径300公里范围内将形成“一小时”都市圈,整合珠三角范围内所有主要城市。由于基础设施更发达,产业联系也更紧密,估计服务业脱离香港而更加本地化的倾向也会更加明显。

由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珠三角地区贸易的本地化趋势,香港的转口贸易增长率到新世纪初就到达了顶峰,其后不断滑落,1991-2000年年均增长12.9%,2001-2005年8.7%,2006-2011年7.5%。转口贸易下滑也促使香港转向新的贸易方式,即发展服务于内地的离岸贸易。有分析说明,香港的离岸贸易额已占到内地贸易总额的13%-14%。但正如前面分析指出的,离岸贸易方式的附加值率远低于本地产品出口和转口贸易方式,2010年只有6.7%,因此贸易方式的变化虽然是香港寻找新经济增长动力的重要举措,却不是找到了更强的增长动力。

缺乏实体产业优势

是所有问题逻辑起点

以上是从制造业以及香港以外的角度分析香港问题,下面还需要对香港本地服务产业结构做一些分析。自香港回归以来,历届香港特区都把“四个主要产业”和“六个优势产业”当成是香港经济增长的主体和主要促进发展对象。这十个产业无一例外都是服务产业,目前在经济总产出中占了2/3,在全部就业中也占了60%。因此分析这十大产业的发展状态,对于我们理解香港服务业的发展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分析产业发展优势一般可以用“比较劳动生产率”为尺度,计算方法是用一个产业占GDP的比重除以其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如果比值大于1,就说明该产业的人均产出高于全体产业水平,相比于其他产业就有更多增长空间,会引起生产要素向该产业流入,反之亦然。

从香港“六项优势产业”来看,没有一个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大于“1”,也没有一个产业的比较优势能高过金融和贸易物流这两个产业。“四个主要产业”中的旅游和专业与工商服务这两个产业的比较劳动成产率也低于“1”,也无法与金融和贸易物流相比。而金融和贸易物流不仅比较劳动生产率显著高出其他服务业,并且规模大,占了香港全部产出的41%和十大服务业的62%。这种情况说明,尽管金融和贸易物流以外的其他服务业的增长势头近年来还不错,但这八大服务业中的哪一个,在未来很长的时间内都难以替代金融和贸易物流这两大服务业的地位。

问题也就在这里。香港的金融与贸易物流产业相对于香港其他服务业的优势之所以特别明显,正是因为这两大服务业与内地的实体经济联系最紧密,但是正如前面所分析的,内地的实体经济早就产生了与香港服务业分离的趋势,所以这两大服务业的优势随着内地服务业的崛起,或者正在被削弱,或者迟早要被削弱。

从贸易与物流这个香港第一大产业看,自2005年以来的年均增长率比香港经济的平均增长率还低40%,因此2005年还占到总产出的28.6%,2010年就下降到25.5%。香港金融业的优势目前虽然很突出,但却是建立在目前中国还没有开放资本市场、人民币还没有国际化、国际资本进入中国需要借道香港的基础上。必须看到,长三角地区是中国最大的平原,面积超过20万平方公里,是珠三角平原面积的20倍,未来20年将会形成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都市群,会集中3亿城市人口与中国40%的经济总产出,因此以长三角庞大的经济规模为支撑,上海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迟早会超过香港。

综上所述,香港经济没有实体产业优势是所有问题的逻辑起点。服务业分为生活业与生产业,像教育、医疗、文化等都是生活业,这类服务业的增长依赖于居民收入的增长,而居民收入的增长则依赖于生产业的增长。与生产业相关最紧密的就是制造业,是制造业的分工发展与产出增长才引发了对金融、贸易和物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香港由于近20年来制造业明显萎缩,与内地在制造产业方面的经济联系日渐淡漠,与内地经济原有的贸易与物流方向就很容易被改变,金融业的地位也很容易被逐渐崛起的长三角新制造业中心所取代。

世界上不乏纽约、伦敦等服务业比重和香港相若的城市经济体,它们在长期发展中都能保持住持久的优势地位,而香港却在服务业发展仅20年的时间里就出现了颓势。这其中的道理是,服务业与制造业最大不同之一,就是需要更多的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接触。纽约和伦敦等金融中心,都是处在本国制造业的中心位置,与本国实体经济之间是“零距离”接触。但是香港由于“一国两制”的原因,有着边界和通关的麻烦,因此发展生产业虽有人才优势,却无空间与时间的优势,一旦内地的服务业发展成熟,就会出现本地化趋势。

所以,香港没有实体经济优势,服务产业与内地实体经济又是“两张皮”,越来越贴不到一起,就是15年来香港经济逐渐丧失增长动力的内在逻辑。这个逻辑不改变,再过10年香港还是走不出低增长的格局,甚至可能更糟。

面对香港回归以来经济活力下降的情况,中央也想了许多办法,取了许多措施来提振香港经济。自2003年内地与香港签署CEPA以来,到今年已经连续签署了九个补充协议,但总的来说是“文不对题”。因为这些措施的出发点都不是想要如何用好香港的关键战略地位,如何发挥出香港本来就拥有的制度和市场优势,而是以内地对香港减税、让利和开放各类市场方式来为香港“输血”。前几期的CEPA着重于对原产于香港的制造业产品减税和开放市场,后几期则集中于服务业市场的开放与香港人才的引进。试想在制造业已经萎缩到不足经济总规模2%且还在萎缩的时候,CEPA能让香港的制造业起死回生吗?在“一国两制”通关不便的背景下,开放服务业的结果就只能是香港人才向内地流动,内地的生意却很难向香港积聚。而香港人才大量北上的结果,只能让香港的服务业在制造业“空心化”后,也发生“空心化”倾向。所以这10年来,尽管CEPA已经搞了九期,成果却乏善可陈,就并不奇怪了。

香港的问题虽是由于制造业过早衰退,但是走回头路去重新振兴制造业既无必要,也无可能,因此香港的出路还是在于如何发挥香港服务业优势。由于服务业必须服务于实体经济,香港服务业的前途仍取决在未来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中,会处在怎样的地位,拥有怎样的优势,能发挥怎样的作用。这样的地位、优势与作用,显然不是仅立足于香港能观察到的,而是必须立足于中国长期发展的大局才能观察到。

点轴理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数字经济发展现状是:数字基础设施快速发展、与其他产业加速融合。数字经济发展的趋势是:共同富裕、新经济。

一、数字经济发展现状

1、数字基础设施快速发展:数字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数字基础设施的支持。目前,全球范围内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正在不断加速,包括光纤网络、移动通信网络、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这些基础设施的发展为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与其他产业加速融合:数字经济的发展不仅仅是数字技术的应用,还涉及到与其他产业的融合。目前,数字经济的发展已经涉及到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各个领域,加速了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创新。

二、数字经济发展的趋势

1、共同富裕:数字经济时代的公平正义,不仅是人类的美好价值追求,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提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内在要求,我们要立足于时代发展,把社会主义本质、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有机结合起来。

2、新经济:数字经济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新经济形态,将持续赋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提出,在数字经济时代,社会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四个环节正在实现数字化变革。

数字经济的要素

1、数据:数据成为新的关键生产要素。在数字经济时代下,万物互联,各行各业的一切活动和行为都将数据化。

2、信息:信息通信技术为创新提供动力。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数字经济,正在打破传统的供需模式和已有的经济学定论,催生出更加普惠性、共享性和开源性的经济生态,并推动高质量的发展,例如基于物联网技术诞生出诸如智慧路灯、智慧电梯、智慧物流、智能家居等丰富多彩的应用。

3、产业:数字经济推动产业融合。数字经济并不是独立于传统产业而存在,它更加强调的是融合与共赢,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中实现价值增量。数字经济对传统产业融合主要体现在生产方式融合、产品融合、服务融合、竞争规则融合以及产业融合。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数字经济

为什么要打造沿海地区率先发展的增长极

点轴开发理论

最早由波兰经济家家萨伦巴和马利士提出。点轴开发模式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看,经济中心总是首先集中在少数条件较好的区位,成斑点状分布。这种经济中心既可称为区域增长极,也是点轴开发模式的点。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中心逐渐增加,点与点之间,由于生产要素交换需要交通线路以及动力供应线、水源供应线等,相互连接起来这就是轴线。这种轴线首先是为区域增长极服务的, 但轴线一经形成,对人口、产业也具有吸引力,吸引人口、产业向轴线两侧集聚,并产生新的增长点。点轴贯通,就形成点轴系统。因此,点轴开发可以理解为从发达区域大大小小的经济中心(点)沿交通线路向不发达区域纵深地发展推移。 点轴模式是从增长极模式发展起来的一种区域开发模式。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把产业部门集中而优先增长的先发地区称为增长极。在一个广大的地域内,增长极只能是区域内各种条件优越,具有区位优势的少数地点。一个增长极一经形成,它就要吸纳周围的生产要素,使本身日益壮大,并使周围的区域成为极化区域。当这种极化作用达到一定程度,并且增长极已扩张到足够强大时,会产生向周围地区的扩散作用,将生产要素扩散到周围的区域,从而带动周围区域的增长。增长极的形成关键取决于推动型产业的形成。推动型产业一般现在又称为主导产业,是一个区域内起方向性、支配性作用的产业。一旦地区的主导产业形成,源于产业之间的自然联系,必然会形成在主导产业周围的前向联系产业,后向联系产业和旁侧联系产业,从而形成乘数效应。 点轴模式是增长极模式的扩展。由于增长极数量的增多,增长极之间也出现了相互联结的交通线,这样,两个增长极及其中间的交通线就具有了样高于增长极的功能,理论上称为发展轴。发展轴应当具有增长极的所有特点,而且比增长极的作用范围更大。 点轴开发理论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取空间线性推进方式,它是增长极理论聚点突破与梯度转移理论线性推进的完美结合。

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点轴发展理论基本上符合生产力空间运动的客观规律。

首先,它通过重点轴线的开发和渐进扩散形式,弥补梯度推移的平面板块式的递进方式的不足,真正发挥主体优势,有利于转化区域二元结构,促进城镇周围乡村经济的发展,从而更好地协调城市与区域及区域间的经济发展。

其次,通过“点”、“轴”两要素的结合,在空间结构上,出现由点而轴,由轴而面的格局,呈现出一种立体结构和网格态势,对于信息的横向流动和经济的横向联系有较大的优越性。 此外,它将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实现的优化配置,避免的不合理流动,同时,且有助于消除区域市场壁垒,促进全国统一的市场的形成。

成都旭辉城市战略 | 有一种野心 叫与成都一起”膨胀”!

——九论学习贯彻省委八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

全力打好四大攻坚战,是省委八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其中第一大攻坚战就是全力打造沿海地区率先发展的增长极。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必须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沿海开放开发的重要意义,努力在沿海地区发展上实现新的更大突破。

经济学中的增长极理论认为,经济的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逐渐向其他地区传导,任何一个地方的发展,都离不开一个强有力的龙头带动。因此,很多国家和地区在发展战略上,都选择特定的地理空间作为率先发展的增长极,以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对于河北省而言,全力打造沿海地区率先发展的增长极,使秦、唐、沧地区成为全省经济增长最有活力、最有分量的地区,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符合河北省情的战略选择。

从经济发展规律看,沿海地区是世界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和繁荣地,60%以上的经济总量属于临港经济。当今世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沿海地区在聚集优质生产要素、扩大对外开放等方面的独特优势越来越得以凸显。我国东部省份都是以沿海地区率先发展为引擎带动区域发展的,河北要实现科学发展、赶超发展,也要从沿海地区率先发展起来。

全力打造沿海地区率先发展的增长极,时机已经成熟,机遇已经到来。30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经历了由南到北,由东到西的梯次转移过程。现在,环渤海、京津冀地区已经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新的经济增长极,成为改革开放的重点区域,河北省沿海地区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只要我们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自觉融入国际国内发展的大格局,找准发展定位,取积极举措,就一定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取得更大作为。

河北省秦、唐、沧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自然禀赋和发展基础,扩大对外开放、聚集先进生产要素的优势明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潜力巨大,最有利于形成率先发展的增长极。特别是现在,唐山港、黄骅港正处在大建设中,秦皇岛西港搬迁已经启动,曹妃甸、渤海新区、秦皇岛都具备了建设大港口、聚集大产业、发展大城市、扩展大腹地的条件。河北省“有海无港”或港口受国家定位能源、集疏港的影响功能单一,对临港产业和腹地经济带动力弱的局面正在改变。充分发挥河北省沿海地区的区位优势,尽快引导和支持各种要素向沿海转移,把沿海地区开放开发作为河北实现由大转强的突破口和支撑点,秦、唐、沧地区完全有可能成为全省经济增长最有活力、最有分量的地区。

凭海弄潮,千帆竞发。让我们按照省委八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的要求,加快沿海地区开放开发的步伐,全力打造沿海地区率先发展的增长极,使之成为河北实现由大转强的突破口和支撑点,推动河北实现科学发展、赶超发展。

新经济崛起下康巴赫抓住消费升级风口

成都,这两年有点“飘”。

新一线城市 ”一哥,频频上热搜的网红城市,全国第三个拥有双机场的城市,即将举办大运会的世界焦点,这些头衔都让成都在向下一个伟大目标迈进的路上看起来信心十足。

但是我要说,成都应该“ 膨胀 ”。

城市格局的伟大战略

成都一直在膨胀

2017年4月,成都市提出“ 东进、南拓、西控、 北改 、中优 ”①,在突破城市边界的同时,构建起全新的城市集群和新的经济增长极,拓展面向未来的永续发展新空间,实现城市格局的“千年之变”。

东进 :沿龙泉山东侧,规划建设 天府国际 空港新城和现代化产业基地,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生产业,即成都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

南拓 :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天府新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西控 :持续优化生态功能空间布局,发展高端绿色科技产业,提升绿色发展能级,保持生态宜居的现代化田园城市形态

北改 :建设北部生态屏障,保护历史性、标志性建筑,加快城市有机更新,改善人居环境

中优 :优化中心城区功能,降低开发强度、降低建筑尺度、降低人口密度,提高产业层次,提升城市品质

交通之上——城市面貌迭新

成都在不断强化城市间的快速交通联系,到2022年地铁开通运营里程达到600公里以上②,基本形成半轨道通勤圈。当轨道交通网络串联起多中心发展的世界级城市③,当“公园城市”蓝图兑现为人间烟火,一个能级「膨胀」的成都,必定刷新所有人对它的认知。

随着“ 十字方针 ”的提出和实施,成都的城市边界不断外拓,中心城区也从原来的“ 5+1 扩容至 11+2 ”,城市格局由以前的“ 一、二、三圈层”转变为“中心城区+郊区新城 模式 。至此空间不断迭新,成都宜居性、舒适度正快速「 膨胀 」!这些都是为了成都的世界级城市战略而做准备。

从唯中心到多中心

成都的商业和生活标准应该向外膨胀

全国网红汇聚的太古里春熙路,游客一来就扎堆的宽窄巷子,顶尖高新产业聚集的金融城高新区。成都用20年时间完善了老成都三环内主城和城南新城的 双中心战略 ④。

随着新十字方针的城市规划,势必需要多中心的城市能量补充。

顺势而为,“多中心”变革整装待发

成都从 “唯中心”到“多中心” 的转变,可谓顺势而为,这也是成都加快建设具有区域消费引领力,和全球商业配置力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支撑。而城市优质的重新分配,也更进一步提升了成都城市影响力。

现如今, 成都金融城、大源等城南的城市 副中心 已经完全成熟, 天府新中心、东部新区空港新中心 等等城市级的新中心规划也应运而生。

成都发展,更需多元内涵来支撑

外拓区域的生活硬件和标准的需求亟待满足,我们需要更多的“太古里”和“环球中心”,也需要同步成都主城的居住硬件标准。

从衣食住行到文化

成都的生活方式需要膨胀

成都连续5年被评为新一线城市⑤,吸引大量外来人口, 200+家世界500强 落户成都⑥。腾讯、百度、字节跳动等等大型互联网企业开设成都公司、办事处,天府软件园里数千家互联网企业提供了大量工作岗位⑦,年轻人不只北漂,还开始了蓉漂。

随即而来的是,新的消费客群,催生新的消费需求,新的消费需求促成新生活方式。

未来,成都市域范围内还将形成 28个国家中心城市 功能中心 ⑧,预计新增 大小游园和绿地400余座 ⑨,书店足足三千多家⑩,遍地美食刷,飞起吃耍365天不重样!

生活方式不断在变,同时成都人对于生活的软性标准也越来越高。沿着成都「膨胀」的方向,成都旭辉跟随城市脚步,带着新时代的生活方式入驻成北、城东,加速建设 生态、文化、产业、商务的“美丽宜居公园城市” ,致力革新人居标准。

入蓉4年 焕新城市

成都旭辉憋的“大招”已经蓄势待发

成都膨胀的方向,就是成都旭辉的方向。品质住宅精品商业双轮驱动,城市综合运营商战略全面落地。

旭辉自入蓉以来,先后在 成华区、金牛区、双流区、崇州、新都、简阳、眉山......落地14子 。其中,在“ 北改 ”政策发展重心下, 落局成北6子 ;在 成都 东进 红利板块上, 再下4城 ,交融传统与未来,跨越地域与空间,主宰下一个生活主场。

江山和鸣——成北主城低密 洋房 标杆

作为旭辉在全国的第11座江山系产品—— 江山和鸣 ,自2019年亮相起,便成为成北备受瞩目的现象级产品,缔造了北中环的洋房之境。其代表着旭辉对城市高端人居的理解,它的出现,颠覆了成北对洋 房产 品的认知,打开了成北 低密改善型居住 的全新格局。

?(江山和鸣实拍图)

旭辉广场 ——给成北一个新中芯

2019年,旭辉再为成北添加一笔浓墨,全国第三座、成都首座“旭辉广场”择址 成北香城中心 ,在约3000亩中央森林公园旁,承袭旭辉高端商业脉系,在繁华中悠享生态,打造 坐标级 城市综合体 ,开启成北都市潮流新主场。

旭辉成都——与成都一起东进

同城市澎湃东进,一起重塑成都产业经济地理千年谋划。

落座于简阳河东新区的 云樾名邸 ,将千米沱江生态带的美景与都市空间融合共生,构建一所滨水优质住区。而 锦官天樾 ,无论是从地段、配套还是硬件服务来说,都给简阳高端人士创造了足以匹配其身份地位的高端产品, 全面实现了简阳高端人居 的革新

耀起雄州, 锦官天宸 择址简阳重点发展区域——东城新区,坐拥450亩东来印象,同时执掌丰沛城市、生态,刷新 简阳高端人居标准

北改东进关键落子

双线战略正式成型

过往皆为序章。 入蓉4年之期 ,更深入理解成都这座城市,洞察客户需求之后,成都旭辉终于带来了北改和东进战略上最大手笔的一次动作。

旭辉江与山—革新成北高端人居标准

旭辉集结城市高端人居的经验及理解,打造一脉改善高端豪宅—— 与山,择址城市聚焦的方向 ,与自然生态的城市绿境相拥 ,以现代时尚的风格建筑勾勒城市的剪影,重新改变城北高端居住标准。以产品进化之力,再谱人居发展新格局。

结合新时代对健康人居生活的新思考,及对“家”的延展性需求,用旭辉全新产品体系——CIFI7,打破居家空间界限,使不同功能区交融互渗,提出了更适合简阳年轻一代群体的生活方式解决方案。

至此,在“ 东进、北改 ”十字方针政策引领下,成都旭辉发展动向与城市战略发展方向相互交融,双线战略新品,于此落地。

成都旭辉带着对于这座城市的美好耕耘与祝福,将奉献更多生活想象。双子齐发,循着城市发展脉络布局,以非凡品质共鉴人居新篇,与成都一起“膨胀”!

香港的优势在哪?

近日,新华社主办的《经济参考报》刊出《康巴赫:用品类创新推动 健康 经济发展》一文,文中指出“蜂窝锅的品类创新带动了行业变革。在康巴赫的引领下,传统厨具企业纷纷跟进,共同推动蜂窝锅成为锅具品类中新的增长极。据相关预测,到2023年,蜂窝锅有望成为锅具中的最大品类之一。”

冠军心态需实力加持

这种预测不无道理,康巴赫这几年的销量是最直接有力的证据。在刚刚结束的2021天猫年货节上康巴赫再次卫冕炒锅销冠,荣获厨房/烹饪用具类目店铺销售额第一。康巴赫的战报上赫然写着“第一,是我们的习惯”。康巴赫的品牌负责人也曾说希望把康巴赫打造成“炊具界的公牛”。

2020年双11期间康巴赫单是一口蜂窝锅就卖出1个亿,总体突破1.88亿的总成交额,同比增长555%,占据天猫厨具行业总成交五分之一,荣登厨房烹饪榜单热销第一的宝座,连苏泊尔、爱仕达等根基深厚的传统厨具老牌都被年轻的康巴赫打得措手不及。这得益于康巴赫敢于打破行业固有格局,紧抓消费风口的前瞻性眼光。除了客观的销售数据以外,此次新华社的下场站台也再次佐证了康巴赫蜂窝锅的实力不凡。

健康 经济迎来新一轮暖春

疫情之下许多经济现象发生了巨大变化,“ 健康 经济”迎来新一轮发展机会,继2003年SARS之后再一次全面引起大家对 健康 的深度重视。当年SARS期间促使洗手液这个品类在中国市场上开始普及,洗手液销量暴涨,甚至一瓶难求,当时提前完成布局的也稳坐洗手液市场的头把交椅。而疫情来临后,消费者对 健康 的重视不仅仅停留在消杀产品,而是渗透到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

首先“民以食为天”和“病从口入”等大众认知给了康巴赫市场基础, 健康 锅的概念是一个巨大的增量市场;加之前期几代变迁的锅具中或多或少总存在没被解决的痛点,侵蚀大众的饮食 健康 。康巴赫秉承解决行业痛点的使命潜心打磨出这口“蜂窝不粘锅”,用蚀刻工艺在锅体表面雕刻出凹凸的精细纹理,使得锅铲与不粘层零接触,防止锅底易脱落的涂层带来的饮食 健康 问题。

客厅经济升级为厨房经济

消费升级触发各类细分新经济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如奶茶经济、国潮经济等背后源于共同消费需求群体的聚合。网红代餐品牌WonderLab聚焦的就是Z世代年轻女孩群体,沉迷奶茶同时追求纤瘦 健康 身材的消费场景,走出“喝不胖的奶茶” 这条精细化路线。而继“客厅经济”后,“厨房经济”方兴未艾,高端品质的厨电开始进入许多家庭的厨房,配备一口好锅是必不可少的。康巴赫的创新性品类思维加快促使“厨房经济”升温,高颜值高品质的蜂窝锅深受消费者青睐。

消费场景是刺激消费者决策的助推利器,场景塑造能带动新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在社交平台兴起之下越来越多的人乐于用短或直播等新形式将 美食 分享出去,另一方面由于现代社交更讲求互动和协作,于是传统的家庭社交场景逐渐从客厅转向厨房。这两种场景对厨房的品质和颜值要求缺一不可, 美食 和厨具交织构建出 健康 愉悦的体验。从“ 健康 ”到“品质”,再到“社交属性”,康巴赫签约的品牌代言人李易峰也精准传递了厨房与社交相结合的理念,从而暗示消费者康巴赫不仅仅是一口锅,更是一种前卫的生活态度,十分有利于当代“生活家”们的自我表达。

康巴赫在新经济浪潮下能如鱼得水的背后是品牌的审时度势,迎合国内外的消费环境和市场趋势,精准打中消费者的每一个痛点,抓住机会填补市场的缺口,彰显自身产品优势。打铁还需自身硬,康巴赫要在市场中,继续保持这样的强劲势头,须得持续保持雷达的开启,继续潜心磨练出更好的产品才能持续攻占消费者的心智,在市场中牢固占据自己的一席之地。

1、制造产业外移。

自中国改革开放初期,香港就把60年代以来发展成功的轻型制造业向中国内地,主要是珠三角地区进行了大规模转移,韩国、台湾和新加坡自80年代以来虽然也有产业外移趋势,但显然不如香港转移的如此彻底,所以自19年以来,香港本地的制造业仍在继续萎缩,但其他“三小”的制造业却还保持了一定的发展速度。根据新世纪初期对香港经济的有关研究,说明香港本地出口产品的附加值率是40%,转口的附加值率是20%,离岸贸易只有不足8%。

2、自90年代中期以来,内地的产业结构变动方向与香港的优势相分离。

回顾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经济增长轨迹,前十年具有显著的“轻型化”倾向,主要原因是中国经济开始从经济的传统模式中走出来,转向了低积累、重消费的增长轨道,同时由于在80年代还是国有企业为主体,而国企在获得经营自主权后,有明显的收入分配倾向于消费的倾向,因此在整个80年代,中国经济的增长始终是个人收入与轻工业的增长显著超过了储蓄与重工业的增长,而这种增长模式与香港向内地大规模转移轻型制造业的过程是高度配合的。

3、新全球化改变了东亚地区原有的产业与贸易格局,香港经济则由于朝向服务业而难以适应这个变化。

冷战结束于90年代初,接着开始出现了新全球化过程,到新世纪初新全球化出现了“奔腾”化的发展。巨大的外部需求不仅是拉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又一巨大动力,也由于美欧发达经济体的产业资本向中国转移,使中国的贸易结构得到提升。

4、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又带来了区域结构的变化,而这个变化对香港的服务产业也有着明显的负面影响。

改革前30年,中国经济的空间结构特征一直都是“东轻西重、南轻北重”,即工业结构越往南往东就越“轻”,相反北部和西部的重工业比重更高。在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前半期,由于经济结构的“轻型化”倾向,就使得国内需求集中指向了珠三角这个轻工业比重高的地区,加之香港对珠三角地区的轻型产业转移,使珠三角的轻工产业优势更加明显,因此使广东省的经济增长得以在长期内领先全国。

但是进入到90年代中后期,随着中国产业结构朝向重化工业,需求重心就开始向珠三角以北地区转移,这种“经济增长极北移”的现象,使工业、贸易与投资活动都不断向珠三角以北的中国东部沿海地带,尤其是向长三角地区转移,由于香港在地域上远离中国新的经济增长极,香港的服务产业优势就更加难以发挥。

5、香港服务业难于和内地的实体经济发展相结合,也直接受到珠三角地区的基础设施日趋发达,服务业发展日趋成熟,服务业逐渐本地化的巨大影响。

珠三角地区正在兴建高铁网络,建成后在半径300公里范围内将形成“一小时”都市圈,将整合进珠三角范围内的所有主要城市,由于基础设施更发达,产业联系也更紧密,估计服务业脱离香港而更加本地化的倾向也会更加明显。